高山缄默
于江 于2023-06-18 21:32:04发表
高 山 缄 默
于 生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座状如五朵莲花的丽山, 以无限的包容吸收着阳光和雨露 。它不仅容纳了千年古木,亦褓抱了任何一株在此生根开花结果的小苗。既允许古刹生烟,朔风掠地,又乐意张开迎客的枝桠,招待迷路的飞蝉和流浪的啼鸟。
但是,仁义演绎不成科学,美景填补不了贫困,山民们在闭塞的山坳里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艰难地探寻着文明之路。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山下来了一位长着络腮胡穿着布鞋的长者。他迎着凛冽的山风,对着大山观察良久。
呼啸的山风是大山的回答:
“我知道你来自北海,名字带水,您是智者。我有的是宝藏,只要心诚,只要志坚,我不会吝啬。”
长者道:“您的资质,较比不错,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组织派我来,我要带领十万愚公,把你变成花果山。”
誓言一出,驷马难追。长者脚蹬一双老布鞋,走遍了大小72座山头,画成宏伟蓝图。然后带领几十万山民,带着铁锨、镢头上山了。经过了几个寒暑,他们在人迹罕到的山上修上了公路,用一块块的石头垒成长城般的石堰,用锨镢挖出几百万个土坑,栽上一棵棵嫩綠的果苗。热气滋润着大山的筋骨,汗水充盈着大山的血脉,大山渐渐有了生机。
又经过几个寒暑,石堰下的树苗开花了,结果了,公路上的拖拉机、汽车多了起来,大山开始回报,富裕之鸟飞临天空。人们看到了希望,笑着、欢呼着,姑娘们娇矜地唱起来:“姐儿我今年才十八,能写会画又会绣花……”
又过了不知几个寒暑,五朵莲花山终于成了名符其实的花果山。人们开着汽车,带着儿孙来这里旅游,呼吸着新鲜空气,品尝着树的果实,沐浴着满山翠色。
人们驻足在传说中曾医好明朝太后眼疾的万寿护国光明寺前,观赏赵朴初老先生撰写的“名山自是无双地,妙法仍然不二门”的楹联,连声称赞:“浑厚圆润,绵里藏铁,好气势,好书法。”
然而,却很少有人再关心那些当年开山时留下的小路和看山烧饭的石屋,那些残缺锈蚀的铁锨镢头,更无人知晓那位与山对话的长者。
那么,那位长者呢?
他已经化成泥土,成为大山的一部份了。
大山喜欢缄默。
时髦的蝉曾讥讽大山的土气,不懂风情和享受。大山不语,唯这营养的黑土,唯这无私的奉献,方滋育了眼前的万物。
轻浮的柳絮曾嘲笑大山的执拗,看我,好风凭借力,瞬间上青云。而你,几十年了,还在原地不动。大山的裸石在夕阳下闪着光辉,唯这盘石的脊梁,才托起凌云的根基。
黑暗中的黄鼠狼也在抱怨,何必那么多阳光,让我辈如何在暗中交媾?猥琐的狗尾巴草也摇头诽议,你把珍馐给了山民,我等用何贿赂上帝,何时飞向高天?大山不屑一顾,宅心仁厚,大公无私,谋利众生,在所不惜。
山之仁,在于缄默。它裸露在青天之下,山泉是它的双眸,绿林是它的络腮胡,任凭雷击雨打,任凭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寒风和山火洗礼,它是一位真正的强者,在希望与幻灭共生的世间闭目养神。
(以此纪念原潍坊市委书记于潮同志逝世9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