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妈妈离世五周年纪念日,因为远方的朋友来访,上周至昨天一直忙碌,今天一大早上来一定要写几句给妈妈。
前一段一直在心里酝酿妈妈的五周年纪念要写点什么,今天就写点妈妈的生活简历吧。
妈妈出生在1929年的正月十五,上有一个姐姐,八岁的时候妈妈的弟弟出生,舅舅是妈妈唯一的弟弟,妈妈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这样舅舅成为家里唯一的男孩,深的我姥姥的宠爱。当时姥爷在病中,平时姥爷偏爱妈妈,不久姥爷去世了,随之妈妈也就结束了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光。姥爷去世后家里的所以负担都落在姥姥肩上,因为舅舅是姥姥唯一的儿子,姥姥的宠爱可想而知,传统家庭长大的姥姥深深迷信一切,当时有一位算命先生说妈妈命硬与舅舅相克,在他的劝说下,姥姥把妈妈从林西县送到了赤峰东郊妈妈的叔叔家里,自此妈妈的生活就是在叔叔家开始。寄人篱下缺少母爱的生活,另妈妈从下树立了独立自强的性格,也呈现了妈妈耿直正派的人生。
生活在叔叔大家庭里的经历妈妈应该是比其他人更多的体验了生活中的甜酸苦辣,但同时也磨炼了妈妈的性格和能力。
我眼中的妈妈,耿直-倔强-自立-刚强,开朗-热情-落落大方。
妈妈自幼度过私塾,到了赤峰后继续读书,1946年与表妹一起投身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十六七岁正值人生旺盛时期,当然妈妈的工作热情也是可想而知了。听妈妈讲当时八路军招兵南下,为解放全中国做准备,妈妈已经报名参军,由于姥姥极力阻止,妈妈只好留着赤峰开始了教育工作,后来妈妈调动到河北省隆化县任幼儿园长,几年后调入承德市教育局从事行政工作,1951年结婚,52年生下我的大哥,随后二哥,我和弟弟陆续在隆化出生。我们的出生从未耽误妈妈的工作,妈妈对工作有着极强的热情,在妈妈心中工作总是第一位的,所以每到一处妈妈都是单位的干将和主力。1962年妈妈随着爸爸的调动回到了赤峰市,在赤峰第五小学先任教导主任后任校长。1966年文革开始妈妈自然也没有逃脱运动的冲击,文革中遭受了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但上坚强的妈妈挺了过来.文革结束后妈妈来到赤峰第三中学从事行政兼教学,直到退休。
妈妈的一生坎坎坷坷,可是妈妈热情向上的激情完全化解人生中的坎坷和困难,妈妈的热情一直在感染在她身边的所有人,我们她的儿女是最好的受益者,至今妈妈的人生观仍然在激励着我们,在鼓舞着我们,这些影响将会伴随我们一生到永远。
我们的妈妈在千千万万妈妈中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妈妈,可是在我们心中她是伟大的,无私的,高尚的,纯洁的妈妈。
妈妈虽已不在,但她的灵魂永在,在我们心里,在我们身边,永远永远伴随着我们。
妈妈--谢谢您,谢谢有你,谢谢您给与我们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