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潘景郑陶令谐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403879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403879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13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亲情指数为五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六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橡皮龙]于2022年 07月 27日创建    馆长:[橡皮龙]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潘景郑旧藏“翁同龢致潘祖荫”笺释赏析

橡皮龙 于2022-09-17 16:46:55发表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翁同龢致潘祖荫” 笺释赏析

“翁同龢致潘祖荫”信笺(见插图1),潘景郑先生旧藏。

 文:

拟于初九日未正在敝寓商略定稿,关中二公及隔巷金吾皆集也。

老前辈大人

侍名顿首

初八日

潘景郑题记(见插图2

     松禅①老人与先祖谱琴公②为清咸丰丙辰科同登甲第,又与先郑庵叔祖③同庚,同官三十年,年久结昆弟谊,两家苔芩有所由来。鼎革以后,苏虞百里相望,音问久绝,不相往来已四五十年矣。比岁始识贤裔宗庆,重申故谊,深钦翁氏后继有人,遗泽方长。家藏松禅遗墨甚夥,惜更沧桑,零落殆尽。此短简一纸,虽未署名,而笔意可睹,所用蜩翼居红笺为其常用简纸,尤足为佐证焉。上款称老前辈者盖先叔祖,登咸丰二年探花,前松禅两科,疑以此称谓。读札中有云商略定稿,是必有所机密,故不能直截署名焉。逸翁好蒐罗前人尺牍,因举以为赠,庶兹片羽攸归,并以结一段翰墨缘,何如?

时己未孟冬四月,潘景郑识于沪滨西康路寓楼

 

名笔松禅字字珍。百岁烟云。虞山乔木溯朱门。沧桑换、梦重温。  

留将片羽苔芩护,收拾处、锦囊新。铜瓶纸帐伴晨昏。寸心是、乞长恩。

调寄《燕归梁》。拜呈

逸梅词坛正是。

寄沤词人呈稿

 

钤:雪泥鸿爪、己未七三翁、景郑题痕、景郑倚声、戊午大利

相关人物介绍:

①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玉圃、瓶笙、瓶庐、松禅等,别号天放闲人,谥文恭,斋名有蜩翼居、紫芝白龟之室、瓶庐等,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1856)状元,曾为光绪帝师,晚清重臣,支持变法,戊戌政变后遭革职。工书善画,尤以书法闻名,为同治、光绪间书名最盛者。

② 潘祖同(18291902),字桐生,号谱琴,富藏书,斋名竹山堂、岁可堂,江苏苏州人。潘世恩次子潘曾莹的长子,潘承厚、潘承弼之祖父。著有《竹山堂联语》。

③ 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小字东镛、凤笙,号郑庵,谥文勤。潘景郑叔祖。清咸丰二年(1852)探花,授编修,入直南书房近四十年,官至工部尚书,入直军机处,通经史,精书法,收藏古籍金石甚富。著有《郑庵诗文存》《芬陀利室词》等,辑刊《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

 

  释:翁同龢与潘祖荫有许多相同之处,两人同庚、同登翰林、同朝为官,又同喜藏书,终生为挚友。但两人亦有不同之处,王伯恭《蜷庐随笔》有记“潘翁两尚书”云:“光绪中,吴县潘伯寅、常熟翁叔平两尚书皆以好士名。潘公断断无他,尤为恳到,翁则不免客气。潘公不好诣人,客至无不接见,设非端人正士,则严气正性待之;或甫入座,即请出。翁则一味蔼然,虽门下士无不答拜,且多下舆深谈者。此两公之异也。”

清人笔记中多有云两人皆天阉者,虽为野史,不知确否,然两人皆无后,同过继族子为嗣却是事实,且潘祖荫身后过继事,乃翁同龢一手主之。

潘祖荫去世于光绪十六年(1890)十月三十日,是日《翁同龢日记》载:“李兰荪信来,云伯寅疾笃喘汗,急驰赴,则凌初平在彼开方,已云不治矣。余以参一枝入剂。入视则伯寅执余手曰:‘痰涌恐难治矣。’尚手执眼镜看凌方,汗汪然也。李若农至,曰:‘参、附断不可用,舌焦阴烁,须梨汁或可治。’余曰:‘梨汁救命耶?’再入视益汗。余往横街,甫入门而追者告,绝矣!徒步往哭。余所定三事:曰棺木,则呼赵寅臣嘱之(八百金);曰过继,则呼仲午写一字,以其子树孳为伯寅后;曰夷床,伯寅危坐告终,不平卧,则将龛敛矣。余事为写一单,嘱同乡办。兰荪亦来,是夕宿横街,通夜不寐。”《翁同龢自订年谱》亦有记:“潘伯寅以是月晦殁于京邸。平生故人唯伯寅为莫逆,殡殓皆亲其事。”

翁同龢曾为撰挽联:“金石录十卷人家,叹君精博;松陵集两宗诗派,剩我孤吟。”《金石录》为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所著,有南宋龙舒郡斋刻本及开禧元年赵不谫刻本,明代时已晦而不显,惟以钞本流传。清初冯文昌偶得宋版残书十卷,惊喜而刻藏书印一枚,印文曰“金石录十卷人家”。嗣后此十卷残书辗转于数位藏书家架上,每得此书者,皆治“金石录十卷人家”藏书印一方。光绪年间,此书归于潘祖荫滂喜斋,潘亦治此印以铭其功。挚友驾鹤,翁同龢为撰挽联,死生之间所念,仍然不忘藏书之事,亦至情至性也。 

参见《著砚楼清人书札题记笺释https://read.douban.com/ebook/131599823/

 

 


上一篇 下一篇
陶令谐

陶令谐

1905-1987
江苏吴县
潘景郑

潘景郑

1907-2003
江苏吴县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