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远方的思念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113347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113347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390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亲情指数为三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八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房汉臣]于2015年 05月 03日创建    馆长:[房汉臣]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故乡的丧祭习俗与悲摧的生命思考

房汉臣 于2021-01-26 14:23:51发表

 

 

清明节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之前妻子家每年过清明节都不去扫墓,只是到了她父亲去世后才有了这个活动。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没有墓上哪扫? 

没有先祖墓地是她一家的事还是普遍家庭的事在这里暂且放一放,先说说我故乡的丧葬和祭祀习俗,以及它背后的文化成因。 
故乡在广西宜州市龙头乡。为什么说到乡一级?因为我自小在那里长大,自十五岁才离开它,离开它之前没有去过乡外任何地方居住和生活。所以写就这篇小文仅是“一乡”之见,“一眼”所见。自是小孩,未免有记错的地方,有张冠李戴之谬。 
在这里只就两地(家)——故乡和妻子家的丧祭习俗悟出的一点体会,以此叩问生命!生之意义何在?死之欲望何从?为什么活着?等等。谈一点个人浅薄之见。 
记得第一次接触丧事是街坊的一位老人去世。下葬的时候我们一帮小孩跟着去玩,一路上哀嚎声声自在情理之中。来到墓地,一个土坑出现眼前,四周是刚挖出的新黄土,土坑里用火砖砌了个拱形墓穴,只砌了一大半,留着的一小半待棺材放下后封上。最吸引我们小孩的是怎么把死人放进墓坑里。然后怎么封上土,做成坟墓。 
死者家属完成一系列葬俗程序后,亲戚朋友就用麻绳吊起棺材,徐徐落下。然后砌上火砖,家人培上土,嚎啕之声达到高潮。我不知道跟着一起过去玩的小伙伴是否自始至终都看完了整个程序,反正我看完了。往回走的路上我们跟在丧葬队伍后边。小伙伴们说这说那,有的说看见鬼神伸出手把棺材接下去。有的说是死者自己走下去的。有的说是师公把死者从棺材里唤醒,引他走下去的。等等,说法各异。我猜测他们或许没看到整个过程,或许看到了却故作神秘,用谎言惑众。而我则将亲眼见到的过程和盘托出。一个大人听到后拍着我的脑袋,说:你倒霉了。晚上有鬼叫你!祸及千年! 
“祸及千年”?小孩不懂这句话的意思。“鬼”才是我最害怕的事情。小时候常听老人讲鬼的故事。白发、长舌、核桃眼。来无影,去无踪。晚上摸你的脸,喝你的血等等。至此再不敢去看下葬的丧事。且“鬼”的恐惧缠绕我一直到成年。 
有一年,丧葬的事轮到我们家。叔公没有后代,他去世的时候是我给他捧的灵位。记得我刚上小学,姑妈把我从学校拖去。丧事程序完全忘记,只记得叔公的棺材停放在他家正厅,供亲戚朋友悼念祭拜。祭拜要进香和上蜡烛,我和表姐在十字街口卖香和蜡烛。亲戚朋友从我们这里将一把把香和蜡烛买了过去。香盆和蜡台都燃满了,买过去的香和蜡烛只放在边上的案台上,叔公家那边再一把把送过来。这样来来回回,然后一把把钱收进来。这是叔公去世时祭拜的场面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大约过了几天,准备出殡,亲戚们移开叔公的棺材盖,用手试了试,确定老人的确断气,然后钉上钉子,等第二天出殡。出殡时我披麻戴孝,捧着灵位。下葬的时候大人就让小孩走的远远的,不许看,不许靠近。又过了几天叔婆领着我拿着叔公的衣服到墓地焚烧祭拜。一场葬礼算是结束。 
还有一次,村上一位老人去世,儿孙们个个举着旗幡,排着长队,轰轰烈烈。吹响唢呐,哭天嚎地,哀声撕肝裂肺。这是我见到的故乡最隆重的葬礼。 
还有一次,一个远房亲戚上山砍柴不慎跌山而亡。作丧事的时候,家家送去礼包,多的四块五块,少的两块三块。我家经济拮据,只送一块钱,被亲戚退回。听祖母嘟囔:人家嫌少了。后来不知从哪借的钱,送去了三块,亲戚家才收下。记得作完丧事亲戚家摆了一条街的丧宴,门板作桌子,一桌接一桌。爷爷吃完丧宴酒,给我拿回一个“打包”。赴宴的人吃酒回来,主办方将上好的饭菜一样一点用芋萌叶包好让他带回,称为打包”。这件事情我记忆不清,一次和父母聊天时我将它说成“婚事”。在我的脑子里,只有结婚之类的喜事才可以设宴吃酒。母亲疑问,说:不对吧,结婚哪有用门板当宴桌的。我问亲戚跌山这件事有吧。母亲说有!后来和小舅通电话聊天说到亲戚跌山的事,小舅说:是,当初是这样操办丧事的。这件事情并非我记忆中的婚事,而是丧事。至此得以纠正。故乡的习俗,红事红办,有时白事也红办。年过八旬的老人自然而亡,一般都当作红事来办。可这位亲戚是跌山而死却大摆宴席,我至今不明白其中道理。
在故乡,年过六旬要给自己准备棺材。材质好,木材厚,漆过上好的桐油,主人才放心,也是引为骄傲的事情。叔公去世后叔婆给自己准备了一口上好的棺材,放在家里,临时用来盛米。这在习俗之外的人来看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可故乡的习俗就是这样。我家老人没有给自己准备棺材却准备了一块上好的墓碑。记得小时候,这块墓碑先是放在水缸下边当垫脚的石块,后来爷爷把它移到屋檐下,用光洋(袁大头)来研磨抛光,爷爷磨累了让我磨。据说墓碑磨得越光,苔藓越难在上面生长,长年累月墓字如新。抛光又数光洋最好,铜和铁都无法和它相比。因为银元中的银比铁和铜抗氧化,不易长锈,抛光过程银渗透进石头的微孔里,石头的氧化面积就会减少很多,苔藓就难以附着生长。那块墓碑一直在我家屋檐下存放了十余年。祖父爱好象棋,平时一帮乡人聚集屋檐下,以墓碑为“擂台”,你上我下,胜负难定。我家门口成为游戏、玩耍的聚集场所。 
还有祭祀。每年清明,再忙,事情再多,家家户户都将它放下,祭祀先人被当做第一要事来做。故乡有壮汉苗瑶水等各民族混居,所以祭祀文化差异很大。我家先祖是湖南移民过来的汉族,习俗相对简单。杀鸡,煮肉,做豆腐圆、红米饭。这是主要的祭品。鸡必须是整只鸡,鸡头打个弯,弯处夹着一块凝固的鸡血。猪肉成条,每条一斤左右。来到坟茔,割去荆棘和蒿草,培上新土,整理墓周掉落的石块。祭祀时鸡成跪拜状放在盘子上,猪肉顺着放。在坟头压上用鸡血洒过的钱纸,再洒过酒水,叩头跪拜。待祭香烧过三分,便可离去,再到下一处用同样的方式祭祀。祭祀完最后一个先祖,跋山涉水的,身体已显几分疲惫,搉下几根树枝当筷子,席地而坐,红米饭就着祭祀的辅材吃。完整的祭品,比如鸡、猪肉是绝对不能吃的。虽然累了一天,但有美味诱惑,所以,对于小孩清明祭祀是件高兴的事。 
时间已过去几十年,当年故乡的习俗是否还在?问过同学亲友,都说实行火葬,习俗改了很多,但仍然部分存在。分什么人,有的人讲究,有的人不太讲究。讲究的人大多数在农村。
此时想起父亲的生前嘱托,让我们在他百年之后将骨灰安葬在故乡。母亲没有这样的要求。父亲革命一生,我知道他的要求并非处于“陋习”,而是处于对故土的思念。叶落归根是习俗更是背井离乡的游子对于亲人的思念,对于故土的眷恋。
习俗由情感而生。众多的情感汇聚成的寄思行为并传承就成了习俗。 
回到文章开头。妻子家怎么会没有祖坟供后人祭祀?她家是外地迁来?先祖的坟墓不在本地?或者不知道祭祀的习俗?或者只是她没参与过祭祀先祖的活动? 
都不是。她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本地人。现在居住的地点就是祖屋位置。她的父辈有兄弟姊妹八人,男女各四,父亲最小。据妻子说她大爷和父亲相差十几岁,从小只见过这个和她们一起住在祖屋的大爷。其他大爷、大娘和他们的后代从未见过,也没听父亲讲过他们的去向。她听母亲说曾经有过一个二大爷从附近的大城市来认祖,进门喝过茶水便匆匆离去。我问什么原因?妻子说,谁知道!可能是看我家穷,或者是他家穷。穷看穷,没有留恋也没有寄托,更没有依托,由此做罢。就此一人,就此一次,再也没有亲戚来往过。我问,这么多在外的父辈没有一个回来祭祖?妻子说不是给你说过没有祖坟,没有祖坟怎么祭祖? 
事情回到和她们一起居住祖屋的大爷。问那个大爷也没有坟墓? 妻子说没有。大爷去世时是父亲拉出去埋的。 
埋在何处?没有堆坟? 
妻子说找了个荒郊野外随便一埋,也不做记号!就是她父亲当年去世,几个姊妹找了一位远亲家的玉米地挖了个坑掩埋了事。这件事我记得,当初我也曾参与。后来姊妹们都有了子辈,有了孙辈,想起给父亲立个墓,才凑钱买了块墓地将父亲迁葬。因为当初没留坟堆,起坟迁葬的时候费了很大力才找到坟址。再后来做清明和妻子去过几次,程序是:放鞭炮,按姊妹年龄由大到小轮着叩拜。如此简单! 
岳父去世是十几年前的事,我记得很清楚。妻子说能给父亲立个坟,能记住父亲掩埋的墓地就不错了。 
知道了妻子家的丧葬和祭祀习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生命的离去竟然如此悲摧。是不是只有她们家这个样?在外的几个大爷、大娘家也这个样?还是当地习俗本来这样? 
画在脑子里的问号实在太多。没有功夫去探讨当地习俗,也没有兴趣去探讨她家在外谋生的几个大爷、大娘以及大爷、大娘的后代遵循的习俗。就我知道的,她家庭的这种做法让我难以理解。 
小时候做清明,记得有个叔公太(曾祖父的弟弟),他的坟茔处是一块风水宝地,四周山青水秀。稍长,知道“叔公太”并非亲叔公太,是和曾祖父一起从湖南过来谋生的同乡,并非我家亲属。因终身未娶,无后代也没有亲人,去世的时候曾祖父将他当做自家亲人,找了这块风水宝地埋葬,代代祭祀。 
相距千里,同属中华文明,丧葬和祭祀习俗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与她家姊妹们的文化构成有关? 看来不是。家庭里有大学生、中专生。有企业干部,也有国家公务员。 
与感情有关?不协调吗? 
看来也不是。一家老少穷时相互扶持,相互接济。富时谦让有礼,彼此念想。从来未见她们争吵闹纠纷。她母亲去世留有一处房产,不多的储蓄,都是相互谦让,共同的意见是平分。可分到手后却以自己名分留给更需要的姊妹。家父革命了一辈子,听说后连连称赞,说她家家风好,教育子女有方。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再也找不出理由否定她家的这种“异类”的文化存在。只好往习俗上想。或者往“穷”上推。 
她们家是穷了点,父亲一人肩扛养育全家七个孩子的责任。妻子说,她的学费都由政府免单,所以学习非常努力。父亲看见压在玻璃板下的都是妻子当学生干部的合影,转过头把我贬一顿。一家的生活好起来是在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之后。现在家家生活小康。青岛的房价在山东首屈一指,可她家姊妹个个保有自己的住房。多的七八套,少的也有两三套。
把”穷”归结为她家庭丧葬、祭祀习俗的“异类”,看来也是“此路不通”。
小时候写作文,写到“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祖父将我这句话改正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难道我们家不穷吗?妻子家尚有祖屋可以安居,可我们家解放前近一百年,居无住所,到处流浪,土改时才分得地主家的两间草房。可先辈们却把一件件葬祭之事办得非常习俗。 
我无从寻找妻子家对待丧葬、祭祀的“异类”根源。只就生命的来去高喊一声赞美,然后低头一声叹息!先辈的伟大在于她们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嗣,生之蓬勃。可也看到生之哀惋,死之悲摧!我在这里用“悲摧”而不用“悲催”。因为前者之悲更具强烈的摧毁性冲击。
其实,生和死的意义在哲学层面历来各持己见,甚至对立。唯物主义对生命持有积极向上,生之伟大,死之光荣的生命观,人生观。而某些宗教教义却视生为“罪”。生而有罪,是原罪,与生俱来。所以,活着就是在赎罪,受苦受难是生之过程。死后罪灭,升入天堂才有快乐可言。 
“死去原知万事空”是陆游最后的诗句。死了,什么都没有。未免惋惜,空落落的。但是“家祭无忘告乃翁”却突显家国情怀。丧葬和祭祀概不例外。略有区别的是“家国”和“情怀”。“情怀”是普天之下普通子民简单又突出的重点。 
我在前面说:众多的情感汇聚成的寄思行为并传承就成了习俗。在重新思考过故乡和妻子家的“丧葬和祭祀”习俗之后,对这句话略有纠正。因该附加三点:一是经济因俗(并非因素),这句话不好说得太透,就用例子说明。比如我家一块钱的尴尬。二是思想观念。寄思的方法有多种,如果排除了习俗的惯性,习俗的迷信。天下之大,方法之多,又何必囿于一处?何必限于一种?三是观感的炫耀。“隆重”可能是内心情感需要的表达,也可能是虚荣需要的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想谁能知道! 
先祖是伟大的,赋给后嗣生之生命。养育之恩更是感天动地。所以,寄思成为后人感恩怀想的绵绵情流。以什么样的习俗?什么样的方法?何时何地?祭出我们的寄思。我的看法: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写出此文,也是用我的情思遥祭故乡我的先祖。特别是抚养我长大成人的祖父、祖母!
散文在线()


上一篇 下一篇
丁容珍

丁容珍

1924-2018
江苏省南通
房金民

房金民

1924-2014
江苏省南通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4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