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淦水依依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40222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40222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11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高级馆服务已经过期,馆内祭拜用品价格不再享受高级馆折扣优惠,请点击这里立即续费!该馆亲情指数为五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六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木易卯]于2012年 05月 29日创建    馆长:[木易卯]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端午再感《忠诚学》优秀祭文推荐

木易卯 于2013-06-13 17:55:02发表

端午再感《忠诚学》

端午节就让人们想起了屈原,这个伟大的名字永远留在了中华名族的史册上也永远留在了海宽的《忠诚学》里。

《忠诚学》是海宽与好友傅中星、杨金焱共同合著的一部书,于2000年初全部完成,同年11月由中国档案出版社正式印刷、出版。当时任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的李德芳教授在前言中是这样评价这部书的——《忠诚学》是人生的必修课,是第一部对人类社会忠诚现象进行专门研究的书,为人不学忠诚学,读到博士也白搭,本书第一次提出忠诚学的概念。

 整部书以“忠诚”两字为主线,把忠诚按照起源、原则、类别、典例等方面进行归类,精选了一系列五千年来古今中外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历史传说和故事,其中有为祖国、为人民、为事业、为父母、为爱情、为友谊的等等,来围绕着主线进行叙述,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不辱使命的苏武"等等,通过这一个个熟悉的故事,把忠诚的概念深入到人们的心中,渗透到人们的灵魂里。古老的传说故事,通过创意的组合排列,闪耀出新的思想光芒,这就是这部书的创新、精华所在。

   这部书对于我来说不仅是经典之作更是无比珍爱的宝贝,因为那是海宽送给我的第一件礼物。得到它后,共405页的书,我是化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完的,凌晨一点多了。之后,找海宽谈体会,评价它是用创新的思维模式继承、发扬了传统,犹如用一根金线串起了一块块五彩斑斓古老的宝石做成的项链,让人们即看到了宝石五千年的光芒又看到了金线闪烁的新的光辉,把“故事”和“忠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金碧辉煌的效果。不过,有两点小小的不足,一是德芳教授的前言是用两句诗开头的:“上下五千年,茫茫人世间。”后两句没写,就直接写文章了,我想应该加上后两句:“何为忠与奸,此书是宝典。”把它变成一首完整的五言绝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一目了然。二是书中的故事,中华故事选得多,世界故事选得少,忠诚不单单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而应该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探索、追求的完美境界,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也有它的忠诚和信仰。海宽听后,觉得我说得非常有道理,答应我修订新版时一定加上我的两点建议并邀请我一起参加。我听了他的话,非常兴奋,并利用余暇时间一点点在查找资料、默默考虑着修订的事。

 早岁哪知世事艰,我们俩谁也不会想到以后的岁月里会发生那么多那么大的事以致今生今世我们再也实现不了修订、再版的事了。

   这本相伴了我十几年的书而今竟成了遗物,外加还有两件和书有关的遗物,就是一把壶和一只杯子,那是他家乡江西的陶瓷精品,他很喜爱,是他的茶具,以前天天要用的。他离沪居京,我们久别重逢,当他在上海我的书房里再看到它们时,惊喜无限,几乎叫着说:“还在你这儿呀!走得急,忘办公室了,我以为早没了。”我笑不作声,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激动,这不仅仅是一套茶具,更是我们一段患难之交的见证,那时候,我们互相守候、互相保护,真可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物在思念在忠诚亦在呀!兴奋之余,他给茶具分别起了名字,冰清玉洁壶(寓意一片冰心在玉壶),万寿无疆杯(寓意真诚情意一辈子)。告别之时,特地关照我把一壶、一杯、一本忠诚学的书放在一块拍张照给他寄去,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想人的时候有物睹,可我想人的时候没物睹还不得看照片呀。”之后,我找了个空,当要拍照的时候心生一计,就只拍了一只杯子和一本书,印好后寄到了北京,果然,我手机里响起了急切的声音:“怎么只有杯子和书?壶呢?是不是不小心给敲了?”“不要触霉头,敲了什么也不会敲它,那壶生气了,不肯让我拍。”我说,“为什么生气?”他问,我答道:“壶说呀,杨总想看我就到这里来嘛,看看照片就够啦。我劝它说,杨总很忙,不能经常来这儿,我带你去北京又不方便,万一敲了怎么办?可它就是不肯拍,说不管等多久就是要你来看它。”手机里传来了爽朗的笑声,接着他又说:“那要辛苦你好好照顾它们哦,对壶说,我一有时间就马上去看它。”如今,壶和杯完好无损的在这儿,那美丽的小瓷花经过岁月的流逝情韵如故,可等待着的主人却再也不能回来了,不知那张照片现在在哪儿?是否也随他去了天阙。

《忠诚学》最后是以陶铸先生留给夫人曾志的一首诀别诗作为结尾的,最后两句是:“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心底无私我赞同,但往事俱忘却我却做不到,因为我的往事不是云烟,它的的确确、真真实实地发生过,而且现在还是清清晰晰、历历在目,想起它我依然会流泪、会欢笑,假如都能忘却,那“历史”又从何而来?和海宽在一起的时光,点点滴滴凝成了一段患难相依、铭心刻骨的感情;透进了我人生最美丽的年华;牢牢扎在了我心灵最深的地方,纵然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也忘不了。

海宽,你走了,留给了我一生的回忆,不尽的思念和无价的精神财富,因为拥有了这一切,我的心充满着富有、自信,孤独的时候不会恐惧,浮躁、虚荣面前不会迷失自己,坦然、快乐与世无争。在这一壶、一杯、一书间,我感到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携着我的手,驾着一叶轻舟,遨游在历史的海洋里,我们一起来到汨罗江畔拜访屈原,聆听他教诲我们路之漫漫要上下求索;时而又奔向了茫茫的大草原,去看苏武放牧的北海小肥羊;随后飞去高山流水边,和子期一块陶醉于伯牙的古琴独奏会;饿了就赶往相如、君的小酒馆,品尝农家小抄菜;不久便跨越了国界作客在德国马克思和燕妮的家……红玫瑰永远热烈而宁静;康乃馨永远吉祥又安康;菖蒲花永远悄然无声、蒸蒸日上;你永远如影随形在我身旁。

 

灿若星河五千载,流芳篇章永传代。

忠诚学里新华采,携我遨游越史海。

手难释卷心感怀,欢忘与世争成败。

一壶一杯一情在,一书一生一君爱。

 


上一篇 下一篇
杨淦

杨淦

1964-2012
江西九江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