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黄珏 于2019-10-26 07:07:40发表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人到中年对世界的探索开始下降,心的范围退回到到阅读这一隅之地,无论走到哪里书成了我最好的陪伴者。这些日子以来与人交往除了工作沉默了许多,喜欢用阅读来打发时间,书是看不完的,书也是最好的解压方式。一杯茶,一本书或者是一个角落,可以和作者对话,可以和文化、历史、艺术对话,可以把难以言说的脆弱与孤独和书对话,阅读可以使心沉静,一本本书读下来,一段段阅读的时光积累,不再去计较得失,不再去纠结,很多事情想开,放下。李清照写读书心得: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古往今来想的通透,活的精彩的人,无不是爱读书,在阅读中汲取营养。我想如果这世上有天堂,那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阅读能洗心涤虑,一本书无论是古籍经典还是文学作品,都能开启智慧。一本书有太多的人生和故事,有太多时光与思想的沉淀,书中乾坤大,书中天地宽。经年累月的阅读滋养着一个人的心性和气质。人生一世仅仅谈钱是不够的,钱是物质的根本,而书是精神上的富足。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在国内或者剑桥相识了一些真正的文化人,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有礼貌非常低调,很诚实说的都是实在话,坦然,真诚,得体,没有所谓的摆谱,也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我想作为一个人,有教养有趣味有学识,真实不虚伪,这些美好的品质,恰恰是阅读带来的。人生有味是清欢,清欢是一份简单,是一缕书香,是一段宁静的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人生难得两件事,一是知足常乐,二是人生体面。体面是获得一份尊重,既尊重别人,也尊重自我。善良、尊重、没有欺骗本应该是人的本性,然而我们往往会缺失着这些。现在的社会环境文明程度很高,阅读影响着每一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能够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着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阅读的陪伴与滋养,或许可以化解生活中的浮躁与烦恼。多读书体现在生活中可能就是一份修养与平和的缺失,是一份浮躁。人们常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我想是因为犹太人从小就有着阅读的习惯,据说在他们婴儿的时间母亲会将蜂蜜滴在书上,然后让孩子舔一舔,所以他们从小就认为书是甜的,有记忆开始他们对书有一种天然的喜爱,于是阅读自然成为他们终身的乐趣和习惯。书本身也应该是是甜的是芳香的,在长久的阅读中,书已经和我结下了永久的缘分。对我来说春夜微风轻拂适合读书,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静静享受春之温柔;夏的傍晚适合读书,柳荫浓重秋千寂寂,花园里秋千上,一本书一杯茶往事如烟,一切纠结都会变淡,日子也就变清了;秋雨中适合读书,清清凉凉,窗外的桂花开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飘来飘去,一杯茶一本书,被桂香茶香与书香包围着,也被书中人物的命运与情绪包围着,天地万物好像都成了点缀,这一刻的满足弥足珍贵;冬雪夜也适合读书,雪落无声,将世界渲染成一片纯白,一杯茶一本书,世界在雪中,世界却与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