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是自己的地方
黄珏 于2019-06-15 22:55:09发表
心灵是自己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拥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自我疗愈能力、自我适应能力、自我觉醒能力、自我救赎能力。人体就相当于一个小宇宙,本自具足,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是一个蕴藏宝藏的宝库。而打开这把宝库的钥匙,就是人对自己的发自内心的相信。01心念有多大你的宇宙就有多大!当你认为自己不行时你真的就不行了;当你觉得自己病倒了时就真的起不来了;当你认同医院的判决只能活3个月时3个月就是你的死期。这是一个看似很荒诞但却又很现实的事实。很多人生病后不是死于疾病本身的痛苦,而是死于对疾病的恐慌、担忧和畏惧。而事实上真相是:当你有坚强的信念不被负面情绪牵动,坚定地保持意念不倒时,一切都能够无可限量!02你的心足够的坚定吗?国立台湾大学病理科教授李丰年轻时在加拿大留学,被发现患上癌症只能活6个月,在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疗效不佳。于是她决定暂时放弃,依靠内心观念的修正、饮食生活的调整、身心健康的训练来让生命重焕生机,结果至今她已经多活了三十多年。人的心与身之间,意念与躯体之间,存在着奇异而隐秘的联系。如果相信它会影响你它就会;如果你不相信它就不会。所谓的身心健康“身”是具体的,而“心”却无形而难以捉摸;我们在解决各种身体状况时,只会直来直去的解决身体症状,这样真的正确吗?在刻板印象下,人生来到了四五十岁就会步入衰老,很多人也自此开始喜欢追忆往昔,甚至谈论退休生活,俨然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难道年龄大了就意味着一定老了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衰老不单单是机体的老化,也来自心理的暗示。生理会引起心里的变化,心念更能导致生理的改变。03心随境转,身随心转!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惯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很多人固执地认为衰老和人体机能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思维定势极具杀伤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由自己决定娱乐节目,自己照顾房间里的植物,就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年轻和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