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第一次看对眼开始
黄珏 于2019-02-28 10:42:40发表
幸福从彼此看见的那一刻开始!在很多人眼中内向的人往往沉默寡言无趣至极甚至有社交障碍。每当他们出现在陌生场合的时候,有重要人物在场的时候,跟陌生人单独相处的时候,他们总会觉得气氛尴尬有压力。其实大多数人天生应该是外向的,因为人是需要与外界产生连接的。比如婴儿需要妈妈,对于婴儿来说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比沉默更有利于生存。有人能在我们身边接纳我们抱持我们关注我们认可我们看见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喜悦与人分享喜悦就会加倍;难过与人分享难过就会减半;孤单与人分享孤单就会消失;困难与人分享就会得到帮助.关系是滋养人的,而外向更加符合人性。那么是谁修改了我们的设置,把我们变得回避社交开始内向了呢?对婴儿来说当不哭比哭更安全的时候就会慢慢选择不哭。关系也一样当关系带给我们的不再是滋养而是压力的时候,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会回避社交。果子好吃我们就会想吃;果子变坏的时候我们就想扔掉。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被环境所允许和接纳,是否被认可和看见,是否能做自己,周围的关系有没有在滋养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会回避关系。例如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家长还做了很多破坏关系的事:忽视我们,看不见我们的需求、委屈、难过与害怕,还会反过来告诉我们应该懂事听话礼貌。当我们感觉到恐惧与无助家长不仅不会帮助我们,反而会指责我们笨懒,反复要求我们否定我们嫌弃我们,让我们不自在。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耗费精力来应对关系,久而久之累成了一种常态,关系成了一种负担。这种累与负担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就会被激活。跟一个人在一起如果我们总觉得应该好好表现才会踏实,掩饰自己不好的一面不被知道,生怕别人发现自己不够好批判嫌弃自己。这种感觉就像是:假期刚刚开始却满脑子都是假期结束总是要回来好好上班的啊,没有单位会在我们毫不贡献的时候还给我们放假。然后我们就开始焦虑:下周一要来了,下周工作要认真啊。我们开始讨厌工作因为从来不曾真正休息,只想着如何工作。也开始讨厌关系因为从来不曾真正享受关系带给我们的滋养,只想着如何付出。跟人相处如果累焦虑有压力......带来的不舒适感远远大于舒适感,为何还要与人相处?偏偏成功学家和鸡汤学家都在告诉我们说:你要社交啊,你要有人脉啊,你要阳光啊,你要善言.....最后把自己搞得十分压抑。聊天是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一种互动方式,掌握有效的聊天技巧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