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白衣战士“米久槐医生”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50722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50722号  [左邻] [右舍]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公益馆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纪念]于2013年 02月 09日创建    馆长:[纪念]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米医师,你这次为什么没接急诊电话?

纪念 于2013-02-16 15:39:12发表

昨天深夜,外面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中医院急诊科的一名上级医生,在会诊后,骑车从医院回家的途中遭遇车祸。
当120急救将这名面目全非的患者送达中医院时,值班医生立即拨打这名上级医生的电话要他回医院会诊,救治病患。可是意想不到的是,电话居然在担架上,在病患的口袋里响起。。。

昔日的同事,昔日的伙伴,在无情的车祸中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在场的人都惊讶了!

这不是电视剧,却比电视剧来的更戏剧,可是,主角却是真的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的爱人,孩子,和父母。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年,他们的家人要怎么过?以后的每一个年要怎么过?

 

 

 



追记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米久槐

他是一位医者,生前治救了很多的急诊病人;在抢救病人回家的路上,他遭遇车祸躺在病床上,他的手机还接到请他去抢救自己的电话;他是乐于助人的医师,默默地资助病人,自己却欠下许多债务。2月7日晚上11时,他走了,离开了他热爱的医院和同事,离开了他牵挂的病人。

同事们难以相信,那个脸上总是挂着平易温和笑容的他,竟然会与他们匆匆永别;病人们难以相信,那个说话总是那么体贴、从不嫌麻烦的他,竟不能再相见;亲人更难以相信,那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竟然会与他们阴阳相隔。

连日来,浏阳市中医医院太平间旁,1000余名医务工作者、住院病人含着热泪为46岁的急诊科主治医师米久槐送行,众多网友则在“网上纪念馆”为他祭奠。

事故回放
“米医师,你这次为什么没能接听急诊电话”

“米久槐医师在抢救病人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后躺在病床上,我们还在不停地拨打他的手机号码叫他去抢救病人。”昨日,在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值班的医师和护士们,一提起米久槐,都泣不成声。

2月7日晚上11时,天空下着雨,距离市中医医院门口100米的北正中路上,突然传来“嘭”的一声巨响。

“当时我在烈士公园大门口的马路上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满是鲜血,自行车横倒在路中间,自行车前车轮与车体已经完全分离。”在医院附近经营水果生意的彭秋莲立刻从店铺内跑出来,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病人很快被送到了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拨打米久槐电话,请他赶紧来医院抢救病人。”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娄振华向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说道。接到抢救病人的通知后,急诊科副主任陈迎也在不停地拨打米久槐的电话,可是,任凭怎样呼叫,米久槐的手机始终无人接听。

此时,躺在病床上的车祸病人的手机却响个不停。“这不是陈迎的电话吗?”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从病人的口袋里拿出了手机,而手机上面显示的都是陈迎的电话号码。

“陈迎,是不是你刚刚拨打了米久槐的电话?”娄振华拨通了陈迎的电话。

“是我拨打的,米久槐怎么啦?”电话中传来陈迎的回答声。

“那不好啦!可能是米久槐出车祸,快来!”娄振华顿时感到一种不祥的兆头。

“不可能吧,米久槐刚刚抢救完病人,骑自行车回家出医院大门才几分钟的时间,不可能是他啊,你们再仔细辨认。”陈迎在电话里说。

电话刚刚挂断,病人的手机又响起来了,手机上显示的都是参与抢救医护人员的号码。

“没错,这就是米久槐医生!”擦干病人满脸模糊的血迹,大家才认清病人竟然是在医院相识20多年的老同事。

医护人员迅速将米久槐推进急救室进行抢救。听到米久槐遭遇车祸的消息,医院领导和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迅速赶到急救室参与抢救。

一个小时之后,急救室的门开了,守候在急救室外的人围上去,医生和护士慢慢走出来,眼睛通红。很快,米久槐遭遇车祸不幸去世的消息传遍整个医院。

同事讲述
“米医师在急诊科一干就是10年,几乎年年除夕值班”

急诊科护士杨聪颍捏着已经打湿的纸巾说,“听说米医师出事了,我一直反应不过来,以为这只是个恶作剧。站在抢救室门外不断地想,他这么好的人,怎么可以出这种事……”

杨聪颍介绍,当天急诊科病人特别多,米久槐本来下午5时就可以下班,但他看到科室人手少,坚持留下来与同事们一起加班抢救病人。直到当日晚上11时,科室还接到了一个溺水病人,米久槐参与了抢救,待病人呼吸正常、血压平稳后才离开医院。但想不到的是,米久槐才刚刚出医院大门就遭遇了车祸。

“他能吃苦,危急时刻总冲在最前面,是我们急诊科一名难得的人才!”说起米久槐,市中医医院急诊科的医师、护士都赞不绝口。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窗口,事务繁重,一般情况下医生干上两三年后都想调离,但米久槐在急诊科一干就是10年,而且几乎年年除夕值班。

“危急时刻,他总冲在最前面!”娄振华与米久槐是老搭档。在娄振华的印象中,米久槐工作一丝不苟。仅去年在急诊科一年多的时间里,米久槐出急诊100多次,抢救重症病人400多人次,放弃了60多个节假日。

去年冬天的一个中午,淮川街道新北社区38岁的陈斌因患淋巴瘤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机。而当时正值吃午饭时间,米久槐见此二话不说,午饭都没吃,在抢救室内一站就是5个小时,一直忙碌到下午5时还没休息。

“我当时看他饿得不行了,就泡了一桶方便面给他吃了。”娄振华至今还记忆犹新。亲人心声“离过年只差一天,你为什么一下就走了”

春节前夕,米久槐把妻子和女儿送回老家陪父母过年,自己则于次日回到了工作岗位。

2月7日晚,接到丈夫噩耗的妻子吴志群和女儿米粟还远在米久槐老家——湘西永顺县三家田乡合心村,她们举着火把步行2个小时才走出了大山,在三家田乡乘车赶回浏阳。

“儿啊,离过大年只差一天,你为什么一下就走了?”接到噩耗后,从湘西大山深处赶来的父母怎么也不相信眼前的事实。75岁的父亲米庆松说,儿子出生贫困,但他从小刻苦学习,199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南中医药大学,成为当时全乡唯一的本科生。

“每当外面鞭炮声响起,我就会特别想念儿子,希望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而他为了工作,很多年除夕都是在单位过的。”米庆松说,儿子本来准备值完春节班后回老家陪伴年迈父母,可是离过大年才差一天时间,却接到儿子不幸消息。

谈起米久槐,吴志群一直低声抽泣。“我见他的第一面,觉得这个人很踏实,很可靠。”吴志群说,丈夫把热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和患者身上。在家里,米久槐告诉家人,别的电话可以不接,只要是医院的电话必须马上接。

可是,20年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米久槐也时常牵挂着远在湘西的年迈父母,他好几次对朋友说,“有时间的话真想好好孝顺父母,但工作实在太多,真没有时间。”吴志群说,丈夫生活上的俭朴是公认的,为了贫困的家庭,他至今欠下很多债务。

“爸爸不会用语言表达爱,他都是用行动证明。”米久槐的女儿米粟说,爸爸很顾家,尽管工作很忙,他总是托人去接,一有空,就会辅导一下她的功课,陪她玩,带她去公园。

“爸爸说好会送我去上大学的,为什么不实现诺言?”米粟早已泣不成声。

感人一刻
“米医师常要我送两份盒饭,一份给病人,一份给自己”

米久槐热爱他的岗位,更热爱他接诊的病人。

米久槐走的那一天,他最后抢救的患者李自伟已完全康复出院。“他经常值急诊班,我与急诊科接触得也比较多,他真是个好医师,我每次生病,都是他给我看病,也多次为我垫付医药费。”李自伟得知米久槐遭遇车祸不幸去世的消息后,急忙赶到医院为他送行。

“有一次,我父亲发烧,我打电话给他,他让我不要过去了,晚上下班后,他就顺路来我家。还有一回,我同事半夜怕打扰他,给他发了条咨询短信,本以为要等到天亮才有答复,没想到只过了几分钟,米医生就回短信了,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住在医院附近的王平慧也特意赶到医院,他要见米久槐最后一面。67岁的邱招兰在市中医医院对面开了一家小吃店,在她的印象中,米久槐是一个“吃足了苦的人。”邱招兰讲述,米久槐每次来店里吃饭,一般就只点一个蒸菜,而且蒸菜都只点素菜,当时荤菜6元,素菜4元,而对待病人,他从不吝啬。

“每次我给他送饭过去,只要有病人在看病,他都示意我将饭放在一旁。”邱招兰说,米久槐不管多饿,只要有病人在,他都会把饭菜先搁在一边,直到抢救完病人才吃点饭。

“米医生经常要我送两份盒饭,一份给病人,一份留着自己吃。”邱招兰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给一个尿毒症患者送了一盒饭,米久槐把她叫到一旁,偷偷把饭钱交到她手里。

从米久槐离开到现在已经近10天的时间,米久槐的名字在市中医医院不停地被重复着,大家都表达出对于米久槐的缅怀。而浏阳网,浏阳论坛网友也纷纷发帖悼念米久槐。


下一篇
米久槐

米久槐

?-2013
湖南省湘西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