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我最敬爱的母亲大人贾风兰!我们永远怀念您!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351398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351398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350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亲情指数为二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九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邓生耀]于2017年 06月 19日创建    馆长:[邓生耀]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那个爱我们的勤劳善良慈爱的母亲永远的走了(一)

邓生耀 于2017-06-19 10:26:43发表

   


   六月七日,当我乘飞机从遥远的新疆回到西安时,71岁的老母亲因脑梗己重度昏迷,躺在了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的病床上。进入病房,当我看到母亲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体验到了一种深刻的,从未有过的撕心裂肺的悲伤和难过。看着忙碌的医务人员和陪伴的家人,只有强压心里的难过、痛苦与泪水,与家人交谈,与医生沟通,了解母亲这次生病的前因和后果。

 

   端午节后,我还从乌鲁木齐自驾到家看望了母亲,在临潼住了三个晚上。记得五月十六日晚上21点回到家中,母亲还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做了我最爱吃的哨子面,晚上和父母家人聊到很晚。我每次回家,妈妈都会让我吃到最好的家里味道,让我体会到母亲对我和家人的牵挂和深深的爱。十九日驾车离开临潼后,母亲每天都要打电话寻问我们的行程,告诫我们要注意安全,路上慢点,每天电话好几个,让我们倍感激动和温馨,把一个母亲对儿女的牵挂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中。

 

 可是在这短短的12天时间里,发生在家里的这一切,让我悔恨万分、悲伤不己,伤心难过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虽然是深夜时分,但我没有一丝困意,看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母亲,我的眼泪象断了线的珠子,不断的流躺着。我的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我的思念像大海一样激荡澎湃,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此刻,我紧紧拉着母亲的手,一遍遍伸手触摸着母亲的脸庞,我含着泪轻轻地呼唤着:“妈妈……妈妈......”,可是妈妈没有回答,我能感到妈妈虽然无法讲话,但她一定能知道儿子的心,知道儿子在陪伴着她,今夜唯有用文字记录这人世间的大爱。

  我的母亲是关中东部农村普通的一位农家妇女,出生在秦岭北麓的铁炉塬贾家村,母亲的祖家是做生意的,在刚解放时家境比较殷实,她嫁到铁炉街西北队我父亲家时,可以说是很不情愿的,但在当时受命于媒妁之言,尊从父母意愿组建了家庭。 

 

   从我记事时起,父母就一直很忙很累,一年四季,每天24小时都是他们辛勤持家的身影。我们家也和那时候大多数家庭一样,比较贫困,缺吃少穿,但在母亲的操持下,79年就盖了三间上房,92年又在新庄子上盖了三间砖混结构的平房,后面又盖了三间门房和耳房,给我们在外工作的三兄弟每人都准备了一间舒适的住所。为了养活我们兄妹四个,我们家养猪、养鸡和开磨面房都是在母亲的操持下干成的。我永远忘不了,上学时学校离家近,每天一下课就赶快回家,回到家不干别的,只有先替换母亲磨面,母亲才能给我们做饭吃。尽管这样辛苦劳累,母亲却还不忘帮助左邻右舍,帮助亲朋好友,特别是铁炉塬来磨面的,母亲都会给乡亲们提供方便,替他们着想;经常用自己家不宽裕的条件接济左邻右舍。直到现在,说起母亲,村里人都有说不完的赞扬声。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关中农民,但同时她也是一位凝结了这片土地深厚菁华的女性。母亲小时候虽然上过学,也只是参加了扫盲班,一辈子没有什么文化!但母亲懂得,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有文化有知识有成就,成为这个社会用得上的人。

 

  几个兄弟姐妹中,我和母亲长得最像:都是瘦弱的身形,两腮瘦凹的脸庞,不高的鼻梁,有点带尖的下巴,眼睛不大但闪着智慧的光。每一次妈妈见到我,她的眼睛就好像在“说话”:“我的儿回来了!” 也许我是老大,加上生下来就瘦弱的缘故,妈妈这一生对我更多了一份爱怜,母亲的心里眼里,除了温暖,还多了一份偏心。70年代末,关中闹饥荒,母亲把家中少得可怜的面和南瓜熬成汤,用大勺子慢慢地撇着,我的二个弟弟、一个妹妹和我一样,眼巴巴地守着锅台,这是家中最好的美味呀。可是偏心的母亲,用大勺子捞啊捞,捞出了满满一碗堆满南瓜瓤的稠面汤,递给了我。妹妹瞬间哭了起来,“妈,你偏心!”,直到现在,妹妹还一直有怨言。

 

   多年以后,每逢佳节和家人团聚,这件事情仍时常被母亲谈起。那时,她盘着腿坐在床上,眯着眼睛,嘴角泛着笑和满足,她对全家人说,“你们看我偏心?要不是我偏心,你们的哥哥会这么有出息吗?”母亲每每说起我,都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都说家庭的哺育是人生命中的第一口“奶水”,无论这个人将来走到哪,也无论他长到多老,在他生命的信息图里都会找到这一口奶水的印记。而我的第一口“奶水”,就是母亲的爱。是母亲,让我在爱中成长。是母亲的爱,也成为了我生命的底色和脊梁。后来我上小学了,记得妈妈用“土法子”鼓励我,她说“只要你考的好,妈就奖励你!”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奖励,就是煮个鸡蛋,上街吃个麻花,这对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来说是很贵重的,但那成了我努力的目标和源泉。农村孩子贪玩的个性,奖励虽少鼓励很大,今天看来这教育方式似有不妥,但在那个物质奇缺的年代,这朴素的期许令人动容共鸣,我感激母亲对我的物质鼓励,它成为我发奋读书和努力工作的一种动力。

 

 80年代末,正在上学的我,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回乡务农、干农活。在生产队,长不开的我骨瘦如柴,一米六几的个头,体重就只有70多斤,人家说我除了骨头,连包骨头的肉都没有,要干生产大队的体力活,实在太难了。那是集体记工分的年代,讲究又红又专,红是根正苗红,专则劳动积极。母亲心疼我,可又恐劳动关万一不过,招工招干、入团入党又没我的份,为让我完成工分,她咬着牙把我的活儿全扛了。记得有一年麦收,生产队地里割完麦子,肩挑背扛地用架子车把麦子送到生产队场里,碾完场后翻场,不知谁把一把三齿铁钗放在麦草中,母亲不小心踩在上面,听说当时就鲜血直流,当时农村也没有现在的条件消毒包扎,只是简单的处理了一下。结果几天后发炎化浓了,母亲根本行走不了,但母亲还是坚持干活,怕工分不够,影响分口粮,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日复一日的苦力和劳作,母亲从没有埋怨过社会、没有埋怨过任何人。她自己也像我家门前的那棵槐树一样挺拔高大,通过勤劳致富不但养大了我们,而且让我们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妹四人家庭和睦、幸福快乐。母亲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对新事物新气象勇于接受,思想非常超前,现在社会可以装进去的东西很多,母亲一生饱览世事沧桑,但她明白只要家还在,这片可以糊口的土地还在,她的希望就永远还在。

 

  我相信这是那个年代关中乃至中国大多数的农民的信仰,任劳而无怨,努力拼搏还是贫困的生活,也是母亲给我的最平民化的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她让我对日后人生中的每一种痛苦、喜悦、欢乐、期望、失败、成长和困难,都保持了最敏锐的感受力和忍耐力,而这感受力和忍耐力,支撑我为军队国防事业做了应有的贡献,支撑我实现人生价值。 

 


下一篇
贾风兰

贾风兰

1947-2017
陕西西安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4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