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父文(一)
周宪 于2013-01-17 22:32:32发表
祭父文
公元二零一三年元月13日(农历腊月初二)上午12点08分,我的父亲满怀无限遗憾地抛下我年迈的老娘,抛下他昔日曾披肝沥胆扶养过的弟妹,抛下他牵肠挂肚的儿孙,在他82岁的时候,长眠于他割舍不下的联集村的土地之上。呜呼苍天,你阳光普照,为什么不能赐一丝恩惠给我的父亲,让他停下匆匆离去的脚步,再回来教诲他痛断肝肠的子孙。
父亲的一生,是充满艰辛和劳累的一生。周氏兄妹中,我父为长,他过早承担起帮衬父母养家糊口的责任。一九四七年,为了谋生,年仅15岁的父亲被迫离开河南故土,离开放心不下他的亲人,像孤独的蓬草漂泊到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陕西,在师傅严厉的指导下,凭着他任劳任怨的态度,凭着他耿直忠诚的作风,三年后,我聪慧的父亲终于在陕西周至站稳了脚跟。紧随其后将我二叔接来陕西安置,不久将我爷奶接来陕西安置,花尽全部积蓄,将他在河南的亲人陆陆续续地接来陕西安置。我父以无比的坚强,一肩挑起养活全家老小的重任。五十到六十年代,父亲在国药店上班,上有父母,下有年幼的弟妹,再加上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全家大小都寄生在工资微薄的父亲身上。
一九七零年,宽容好客的联集接纳了我们一家,让不堪重负的父亲有了暂时的喘息。一九八三年,我父退休回乡,殚精竭虑,与众兄弟一起经营周氏家业,以期不辜负我爷奶的重托。父亲一直教导我们周氏家族,必须齐心协力,所以,农忙时节,命令我们兄妹帮助五叔、岁叔、姑家插秧割稻。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秉承了他老人家的愿望,尊老爱幼,家风传承。
父亲威严的外表下,有一颗慈爱的心。虽没有万贯家财遗留给后辈子孙,也不善用言辞表达他的关爱,但是,每个子孙,都在他的牵挂之中,父亲,您给了我们生命,您用生命中最辉煌的岁月,换取了全家人的生存,一生做到这点就足够了,您仰不愧于苍天,俯不祚于大地,父亲,感谢您的付出,感谢您的教养!
罄南山之竹,难书慈父恩情,集三江之水,难诉后辈悲痛。我的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才度过了82个年头,如果不是疾病缠身,他老人家应该安享天年,长命百岁的,可是,我的父亲,如今,叫您您不应,唤您您不醒,一切都像在梦中。眼前,您好像还在门外的沙发上晒太阳,面向南等待着儿女们归来,您好像仍站在门前的大路上,背着手向东眺望。父亲,近一年的无语,您有多少事情要向亲人交待,您有多少期盼要向子孙叮嘱,您烦躁于自己无法与人交流,您离开时,心里在想什么,我们无从知晓,苍天啊,你如此绝情,让我的父亲离亲人而去!我的老父亲,儿女们多想再为您揉揉腿,再为您洗洗脚,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不孝,未能在床侧朝夕伺候,空留孝心,痛心疾首。呜呼,我的父亲,千言万语化为悲恸,只愿我父在天堂永远不再忧虑,不再有烦心事。
父亲,我们知道您一万个不情愿离开我们,不过请您放心,我们会把该给您的爱全部倾注在母亲身上,我们虽然多在外,但一定会常回家看看,问寒问暖,让老母亲不再孤单,让他老人家安享晚年。
父亲,您的音容笑貌,宽厚耿直的生活态度永远活在我们后辈心中!
纸短情长,望我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