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少时候,父母对我们兄妹很是疼爱和迁就。母亲是个非常感性的人,爱憎分明特别的率直、个性。父亲是个七岁就没了双亲的孤儿,母亲嫁他时,父亲还是个小工人,一贫如洗。母亲为了我们这个家,吃尽了千辛万苦。
儒雅白皙的父亲是个性格温和与人为善的人。我的母亲在家排行二,所以为小,并且她在家族的小姊妹中威望很高,热情的帮助穷的老乡。可人前大方的她自己却过得很节俭。那里的乡亲也特别尊重我的母亲,总是称呼我的母亲为‘小姐’老了后称呼‘二姑奶奶’。
农村里五保户老奶奶种的大米舍不得吃,留着卖钱。可是到了六月梅雨季节,都发霉变绿了,根本没人要。在家伤心地哭,被刚好有事路过的母亲买了回来。为了这些米不浪费,买了十几只小鸡圈养在厨房旁边饲养,没少落父亲和我们的埋怨。别人都笑话我母亲冤大头瞎大方,可母亲说自己小时在农村挨过饿,知道穷的滋味不好受,所以能帮就帮点。
一常年挑着茶叶担卖茶叶为生的安徽老妇人,来我们那卖茶叶,到中午了饿的坐在我们家巷口的大树下,母亲见了,叫到我家来端上热汤热菜让她吃。以后每次来,我那母亲都叫她来我家吃饭,把我们兄妹的旧衣服送给她,带给她的家人穿,维系到了N年直到我母亲去世。有时假期回去的我也遇到过这老妇人几次,老妇人感动的总是语无伦次的叫比她年龄小的我母亲老姐姐,给我母亲茶叶,母亲总是怜悯她不肯要,邻居们却又笑话的说我们兄妹多了一个安徽的大姨……
直至母亲突然脑溢血去世后的俩个月后,卖茶叶的安徽老妇人又来卖茶叶,并说她的家人让她专门带了点好茶叶送给我母亲泡茶喝,感谢这么多年的帮衬。当众人争相告诉她,我母亲已不在了时,老妇人惊得一下扔了茶叶担,连问是真的还是假的,当消息被确定时,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踉跄的跑到我父母的家,跪在了我母亲的遗像牌位前悲怆的大哭一声:‘老姐姐,我来迟了!你怎么会这样啊。真是好人不长久啊’!正在厨房烧饭的父亲听到哭声赶忙从厨房里出来,看到后愣住了。老妇人哭着数落,悲痛的安徽话,我的父亲也听不懂,引得许多邻居和路人来观看。父亲和赶来观看的众人都被她悲哀的哭声所渲染,难过的陪着老妇人落泪。父亲留了她吃饭,她却怎么也吃不下。哭了几个小时,走后从此再也没出现过 。这些都是以后我回家时,父亲和邻里与我闲谈时告诉我的。让我感伤了很久,也为有这样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母亲骄傲 !
而我的父亲也是一个踩死一只蚂蚁都心惊胆颤之人,一辈子怕求人,怕得罪人,与人为善的老好人。就这样的俩个老好人,却都各自走的这样匆忙,一句遗言都没有能留给儿女,懵懂中西行去了梦的故乡。每次回老家,那里的邻居们都会对我感叹一声:好人不长久,俩位老人虽然过早走上不归路让人伤心,但也算是善始善终,没遭罪!每每听到这句话,都会让我心酸不止……
……敲到这里夜已很深了,而思亲的流年回忆却怎么也抑制不住。一年一度的春节要到了,再次被悲哀笼罩!
我的双亲,我的父母。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