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考察如何撬动横沥未来?
11月17日—21日,横沥镇60多人的党政代表团远赴郑州、登封、洛阳、上海、常州五城考察学习。
60人访5城,在横沥镇乃至东莞东部地区考察历史中堪称大规模。返回之后,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那么横沥党政代表团远赴千里学到了什么呢?这些经验的种子又将如何栽种到横沥的土地上?此次北行考察又将如何撬动横沥的未来?
日前,横沥镇人大副主席、环保分局局长张翕明忙着写一篇至少1500字文章,这是横沥镇委书记谭全安布置的“作业”———考察心得体会。
11月17日—21日,冒着严寒,横沥镇几套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以及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主任组成的党政代表团,在镇委书记、人大主席谭全安的率领下,走访了郑州、常州等5个城市。此次考察学习的重点是城市规划、园区建设和常州科教城,为横沥的城市发展、桃子园建设和协助东莞职教城建设吸取经验。
■城市规划
他山之石:郑州郑东新区
目前,横沥正在大举升级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备受关注。考察结束后,有关负责人表示,横沥规划建设要全镇一盘棋,推动统筹集约发展,走组团式线路打造一河两岸中心区。
“一河两岸”不“摊大饼”
11月17日,一群小鸟飞过龙湖,落在了湖边的树枝上。当时,阳光洒满了雪后的郑东新区。
从2003年迄今,郑州人用6年时间造出了一个新城市———郑东新区,半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视察过,并纷纷盛赞“规划思路新、设计起点高、市场运作好,改变了河南形象”。
“郑东新区走组团式规划方向,分设CBD、商住物流区、生态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科技物流园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功能区。每个分区貌似独立,但是由湖河水系巧妙相连,构建了一个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环境怡人、功能分区合理、交通组织完善的城市中心区,对我们的城市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横沥规划所所长吴伟康说。
目前横沥镇的城市布局是怎么样的呢?张翕明说,当前,横沥镇道路的架构已形成,十多年前城镇规划建设形成环镇路中心区十平方公里,十万人口,一河两岸四出口的雏形。但是,以铁路为分界线的路东片、路西片城市功能发展不平衡,中心景观亮点不突出,城镇的形象魅力尚待发挥,各村的乡村气味还很浓,城乡建设品味还比较低。
参观了郑东新区之后,谭全安坦言,不比不知道,横沥的规划和别人有很大的差距,以后要摒弃以往那种“摊大饼”式的“小打小闹”的发展思想,全镇要统筹发展,各村都要从全镇的整体发展来考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据了解,郑东新区目前建成了60平方公里,远景概念规划范围150平方公里,而横沥镇全镇面积也仅50平方公里。吴伟康说:“尽管大小有别,但从专业角度而言,都是如何合理布置生活、生产和生态这‘3生’区域。目前,我们正在把镇中心区沿着‘一河两岸’拉伸,也在走组团发展路线。桃子园是工业生产区,东引河和系列绿地是生态区域范畴,东莞职教城是文化区,同时发展房地产、商贸规划居住区。而郑东新区的成功给我们接下来的做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把地养肥再转让”
令到访者震惊还在于郑东新区的建设运营模式,在6年的“造城工程”中,耗资730亿元,而政府投资仅190亿元,占比不到1/3,民间投资成为主角。
“以往我们是先找资金,再推动项目的规划建设。”谭全安打算学以致用,他说,“按照横沥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光靠等资金是不实际的。今后,我们要通过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规划推动来配备和寻找资金。”
那么要怎么样把民间投资吸引过来呢?“最初,我们获得农行一定额度的授信,用这部分资金首先完成老机场的搬迁,这一项工作就花了十几亿元。”11月初,东莞市党政代表团到郑州考察时,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东方详解了郑东新区的“吸金术”:首先,统筹所有土地,政府出资搞基建,比如投资15亿元建设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再转让;其次,盘活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国有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化运作,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吸引民间投资。
张翕明对记者说:“以前东莞很多镇街,为了筹集修路的资金,就先把道路两边的地先卖掉了,这种做法虽然筹集了修路的钱,但是不合算,而现在是先把路修好了,把地养肥了再去转让,这样收益肯定更高。”
此前,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也曾表示:“政府要做好规划,广为民间资本搭台,比如我们的园区,不能光有产业,还要有配套的宜居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人气。”
■东莞职教城
他山之石:江苏常州科教城
为了缓解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东莞市2008年提出建设一个职教城,容纳东莞市高级技工学校分校区、东莞理工学校分校区和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打造成为东莞市职业教育的龙头。
加快周边研究基地建设
东莞职教城选址横沥镇水边村和新四村的交界处,占地1136亩,总投资规模15.7亿元。谭全安表示,东莞职教城即将动工,如何利用为职教城配套,带动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横沥今后的发展十分关键。所以此次特地赴江苏常州科教城取经。
常州科教城占地5500亩,集结6所院校组成教学区,周边配套研发区和生产区,吸引了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在科教城和周边地区设立了40多家研究机构,江苏远宇电子集团还建立了研发总部。常州科教城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教育训练基地、科技社会服务平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谭全安参观后大发感叹:“要发挥东莞职教城作用,在‘产’和‘研’以及商贸服务业上多做文章。”
“以前我们更多从带动消费角度和培养技工角度来理解职教城,常州科教城的模式完全更新了我们的概念。”横沥规划所所长吴伟康说,“考察之后,我们完善了东莞职教城周边土地的规划。职教城西面有一块300亩的土地,之前没有明确用途,现在决定规划为科研用地,东边250亩的地块建设为职教城的‘产’区,弥补职教城由于用地紧张导致的‘产’区不足。”
横沥目前只有一家市一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正在筹建模具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尚无独立的科研机构,科研基本比较薄弱,建设一个职教城配套研究区,是否能就此在研发方面崛起?我们值得期待。
桃子园高新产业园是横沥镇打造模具制造专业镇的一大平台,也是未来横沥经济发展新引擎,引进新产业、大项目的重要基地。桃子园位于横沥镇东北部,占地2000多亩,规划为一个模具特色产业园区。
负责桃子园项目的张翕明表示,考察了5个城市之后,打造桃子园的思路更加明确了,将会统筹周边土地的发展,配套宜居的环境,挖掘“香姓”文化,搞好环境撬动社会资本。
配套1800亩后花园
张翕明说:“郑东新区把资金集中投入到优化环境之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环境促发展的‘郑东模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建设桃子园的思路。”
“桃子园已经奠基,目前正在于规划阶段,已经有南方冲压模具联盟签约投资4亿元,预计12月会破土兴建厂房。”张翕明说,接下来会大力搞好园区的道路、交通、绿化、环境资源设施配套,因地制宜,打造成为一个以模具为主业的生态休闲的魅力园区。
顺着村头村委员会大楼对面的黄泥路走进去,来到一片荔枝林,就到了桃子园。这条黄泥路是为了开发桃子园而开通的。荔枝林蓊蓊郁郁,有110亩。“这片荔枝林不会铲掉,会开发成一个休闲公园。”桃子园项目的办事人员介绍。在荔枝林的后面,是一大片鱼塘,碧波潋滟,不远处是小河“仁和水”,丰富的桃子园的水系资源也将被规划入生态环境中。
“除此之外,桃子园周边的长巷村1800多亩的荔枝林,我们考察回来之后,打算规划成公共旅游休闲基地,为桃子园配套。”张翕明说,还会一改过去工业区内直接盖商铺的做法,这次把商贸区分隔在之产业区之外,保障产业园的良好卫生环境,同时也将为模具产业配套研发中心,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有了良好的环境之后,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民间投资了。”张翕明说,除了南方冲压模具联盟首批企业4亿元投资之外,联盟的第二批企业的洽谈也基本确定,招商形势不错。
“其实,我们招商引资有自己的标准,优先考虑投资强度大、带动效益多、科持含量高的集团,原则上要求每亩投资强度不少于15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金不少于1000万美元的规模企业,低于这个标准一般不会要。”张翕明说。
不让民宅包围园区
日前,记者来到桃子园,产业园外的旧村改造正在进行中,旧村中的一条狼狗正在狂叫。
张翕明说:“要统筹桃子园周边4个村3000多亩土地一起发展,为桃子园以后升级留足空间。村头村和村委村共有700多亩的旧村改造土地,目前正在推进之中,要镇村联合开发成商住配套区,一定不让村民自己乱开发,不能像以往那样搞得民宅包围了产业园,破坏了景观,限制了后期的升级。”
“洛阳的洛龙新区做法就很好,他们建了一个很大的文化广场,图书馆、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和休闲公园等公共设施拉得都很开,留足了升级的空间。如果你只考虑目前的发展,以后被村民自己盖了新房,再拆迁成本就很高了。”张翕明说,他为“洛龙眼光”所折服,更加坚定了横沥统筹发展的思路。
而三旧改造是一大难题,如何把这种“洛龙眼光”贯彻到实践中呢?这需要高标准的规划,也细致的工作。而此次考察也正是为了统一思想,也起到了作用。不少村支书都表示希望镇里联合开发,提高村里发展速度。
“希望镇里统一全村土地、村与村土地之间的开发,协助我们打个翻身仗,摆脱贫困村的帽子。”水边村村支书吴焕昌说。
打造“香姓”文化
中原文化浓郁,从河南的郑州、洛阳和登封返回之后,横沥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沐浴了一次文化的洗礼。
“登封的少林寺文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种对文化的包装,值得我们借鉴。”张翕明说,“天下第一名刹的魅力,实在很大。登封市着力打造少林文化,极大地带动旅游业发展,连普京也慕名前往,另外登封也涌现了一大批的武术学校。”
在桃子园,最独特的地方就是有一群香姓人,而百家姓之中根本查不到“香”姓,这里有一段历史。
据张翕明介绍,桃子园本是村头和长巷的土地,村头、长巷和六甲等村居住香氏家族,共有4000多人。中国百家姓本无“香”姓,这是世界上香姓人的发源地。730年前,南宋末年,一个查氏孝廉遭元军追捕,东躲西藏无处安身,逃到横沥镇村头所在地,终于定居。为了安全,隐姓埋名,于是将“查”字下面的一横放到了上面,改姓为“香”,此次香姓安居乐业,繁衍不息。
“香姓有两大名人闪耀史册。一个是抗日名将、国民党军政要员香翰屏,抗日战争时曾任闽粤赣边区总司令。他捐了500大洋在横沥建了崇本学校。另外一个是香港上世纪70至90年代股坛的著名人物香植球,他拼搏股市,成为百亿富翁。”张翕明说:“现在的商人投资都很讲究风水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桃子园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香姓先祖走了很多地方,为什么单单挑中桃子园呢?挑中之后,出了不少的风流人物。其实桃子园并不见桃树成林,只是香姓人感激这块生养他们的土地,按照‘投桃报李’的意思,取名为桃子园的。我们现在正在修一条崇德路,就是为了纪念香翰屏的回报桑梓之举,现在也想吸取登封少林文化的经验,对桃子园的魅力传说做一步的包装,这样来助推产业园的发展。”
记者手记
考察要见效
关键在征地
横沥镇委书记谭全安说:“本次外出考察学习规模比较大,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经验,开拓视野,增加见识,充实发展思路。”安排的主题是学习城市规划管理、建设新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参观常州科教城。
那么究竟是长什么见识呢?分析5天跑5个城市的匆忙行程,横沥镇组织考察的目的说白一点,就是说服村组交出手中的土地,要各村增长统筹土地联合开发的见识。
此次行程,最重要的3个地点是郑州郑东新区、洛阳洛龙新区和常州科教城。郑东新区发展起来的一大关键是把土地从农民手中征收过来,统一使用,形成土地资产实行市场化运作;洛龙新区,横沥政府所称道的是留足发展用地,不要被民宅所包围;看常州科教城,是为了吸取经验,合理配置东莞职教城周边土地。系列考察事件的发展主线都是“土地”这个宝物。
的确,东莞从一个农村发展起来,靠的就是土地。近年来,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用地屡屡超标,违规违法用地已经严重制约了东莞奇迹的再造。为了发展,还是要掌握土地支配权。
在今年年初的三级干部会议上,谭全安表示,要推动经济发展观念和模式的转变,由原来镇、村、组独立开发,分散发展,到处点火的发展模式,向镇、村、组之间,村与村之间共同联合开发、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方式转变,整合土地资源,推进统筹发展。而今年的征地过程中,横沥并不太顺利。所以跟随东莞党政代表团的步伐,横沥也组织了镇一级的党政考察团。而能否取得真正实效,还在于明白考察的真实目的,并想法设法保障成功征地。
要村、组、村民交出土地,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春风化雨般的思想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征地过程中,杜绝舞弊行为,切实保障村民的合法利益,同时把事业长期地扎实推进,真正通过统筹发展为村民带来福祉的增长。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曾德军
通讯员陈武军黄柏容朱绍华